按這裡檢視圖片
身為Ferrari旗下第一輛搭載了前中置V8引擎的GT跑車,California同時更將迷人的敞篷設定融入其中而大受歡迎,2008年發表的California設計概念源自1957年的250 GT California Spyder, 這2台車都是專門為了擁抱陽光與熱情所打造,只是時光相距50年,250 GT California Spyder搖身一變為身價數百萬美金的骨董經典,而California則是身負著定義新一代Ferrari GT跑車的重任。
除此之外,California也是Ferrari第一款採用了電動硬頂、V8直噴引擎、後多連桿懸吊設計以及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等設定的車型,因此對於Ferrari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lifornia的外觀設計源自250 GT California Spyder的諸多概念,包含了引擎蓋進氣孔、車側散熱鰭以及性感的車尾線條等,而在搭載了最新世代的V8直噴引擎與電動硬頂機能之後,更能夠完美地詮釋One Heart,Two Souls神髓,California不僅是對Ferrari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也代表著失落已久的歷史環節,傳承的使命不言而喻。而最新推出的California 30則是屬於活化產品力的小改款車型,最大馬力提升30匹至490匹的水準,車輛本身更進一步輕量化了30公斤,這也是California 30的命名由來。
按這裡檢視圖片
若要論起Ferrari的起源就得從1929年Enzo Ferrari在Modena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車隊開始,不過初期Ferrari均致力於賽事之中,一直到1948年才正式推出第一款量產跑車166MM,自此之後Ferrari便漸漸地成為了義大利跑車的代名詞,若要瞭解更多Ferrari的品牌故事可參考小編之前的Museo Casa Enzo Ferrari博物館報導。
延伸閱讀:
探索傳奇原點 Museo Casa Enzo Ferrari 博物館參訪
按這裡檢視圖片
相對於戰鬥感十足的超級跑車而言,GT跑車不僅是為了追求更為從容的姿態,高水準的馬力與操控表現亦絕對是必備的,然而這些卻也是Ferrari最不缺的元素,再加上獨特的義大利美學風格與浪漫的敞篷設定,California如此一輛繼承了復古絕美而又熱情的GT敞篷跑車也就翩然降世。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次所推出的California 30小改款車型主要是針對車身結構與性能做出調整,車體結構的改進由位於Scaglietti的研發中心操刀,在鋁合金材質與加工技術方面進行了改進,因而得以讓整體的車身重量減少了30公斤而達到1630公斤的水準,加上最大馬力也增加至490匹,因此得於4秒內將車輛推進至100km/h的時速,就性能面而言已是讓人不敢小覷。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對於許多人來說,同樣搭載了V8引擎的458 Italia往往都是被拿來與California 30相互比較的車款,尤其當458 Spider推出之後更是如此。不過雖然同為電動硬頂敞蓬車型,但光是帳面數據的動力就相差了80匹之多,而且在定位方面也有相當明顯的差異,458 Spider是基於中置引擎超級跑車架構所開發而成的,追求著性能與操控的極致體驗。California 30則是前中置引擎設定的GT跑車,旨在提供著優異的長途乘坐舒適性與機能使其更適於日常用車需求。當然對於一般人來說駕馭著490匹動力的GT跑車來滿足代步需求似乎有些難以想像,但California 30確實提供了易於近人的駕馭特性,也因此成為了北美市場的主力銷售車型之一。
按這裡檢視圖片
為了提供更為舒適化的乘坐特性,California在懸吊架構的設定方面採用了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設計,如此的設定保有著橫向的車體剛性而能提供更為柔韌的縱向懸載反應,因而有效地提升了California的乘坐舒適性,但優異操控性能依然能夠予以保留。除此之外California 30亦同樣配備了雙模式電磁懸吊控制系統來因應不同的操駕需求。
對於追求更為精準操控特性的車主而言,California 30也提供了Handling Speciale操控套件可以選配,除了搭配磅數更高的彈簧之外,透過電磁懸吊系統的反應時間縮短50%以及轉向控制反應提升10%(更換轉向角度更少的動力方向機)的調整都能夠讓California 30整體的操控水準提升不少。
按這裡檢視圖片
除了擁有修長車頭的比例之外,位於引擎蓋上的細長進氣孔、車側散熱鰭孔與強而有力的鈑件線條上都能明顯嗅出傳承250 GT California Spyder經典意味的鮮明氣息。
按這裡檢視圖片
與強悍性能搭配之下,國內引進的California 30也使用了不易產生熱衰竭效應的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透過前390x34mm碟盤六活塞卡鉗與後360x32mm碟盤四活塞卡鉗的Brembo煞車系統提供著十足強悍的制動性能。胎圈尺寸則為前245/40 ZR19與後285/40 ZR19的設定。
按這裡檢視圖片
為了追求優異的操控性,California採用了前中置引擎加上後置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架構並將車身配重調整至前43後57的比例,藉此提供更為中性的操控表現。而首次出現於Ferrari上的鋁合金電動硬頂則能夠在14秒左右的時間進行開啟或關閉的動作,提供了California呈現雙重風貌的可能,然而雖然其為敞蓬設計車款,但關上頂蓬後的California依然就如同其他Ferrari車種,即便有著復古風格,侵略個性依然鮮明。
按這裡檢視圖片
位於車尾的Ferrari傳統圓形尾燈與四出排氣尾管則是宣示著California 30強悍的動力性能,即便沒有鑲嵌上躍馬廠徽,鮮明的設計風格也能讓人一眼認出Ferrari在設計理念上的傳統與堅持。
按這裡檢視圖片
既然為敞蓬車設定,齊全的主被動防護機能當然不可或缺,California除了具備CST+F1-TRA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等輔助配備之外,位於座艙後部的隱藏式防滾桿會於系統偵測到車輛即將發生翻覆危險之際以190毫秒的速度彈出以保護車內乘客,提供了更為完善的乘客保護機制。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不可否認相對於其他豪華品牌而言,Ferrari依然採用傳統的遙控鑰匙似乎有些不便,但這其實也象徵著堅持傳統的品牌宗旨,不管你喜不喜歡如此的設計,但擁有一輛Ferrari依然是大多數人的夢想之一,其所代表的意義早已遠大於自身的機能性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車艙內部的設計佈滿了頂級真皮材質,並輔以象徵性能的碳纖維與金屬質感材質相互搭配,而其中最令人無法忽視的就是位於方向盤上的躍馬廠徽與鮮明色系儀表設計了,在一輛由Ferrari所設計的GT跑車上,優異的乘坐舒適度當然是必備的,但蘊含於中的濃烈熱血氣息卻能在握上方向盤的一刻貫穿全身,這也是Ferrari之所以與眾不同之處。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不過也正因為義大利人重視風格的程度大於實用性,因此像是車窗控制介面則是位於鞍座部分,車門上僅留置後視鏡調整介面與小型收納空間,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按這裡檢視圖片
雖然所使用的是遙控鑰匙,但轉開電門後卻無法直接啟動引擎,依然必須按下方向盤左側的引擎啟動按鍵才能發動引擎,這其實更像是一種心靈層面的宣示,一旦按下啟動鍵,雄渾的V8引擎聲浪立即直襲而來,也唯有這天籟般聲響才能配上Ferrari的名號。喇叭按鍵的配置則是位於手握方向盤的拇指之處,這是根源於F1賽車將所有功能配置於方向盤上的設計理念,即便California 30是一輛GT跑車,Ferrari還是希望你能隨時使用雙手來操作方向盤,畢竟這還是一輛不折不扣的Ferrari,隨時完全掌握操控樂趣的愉悅也是不容妥協的部分。
按這裡檢視圖片
California 30本身具備了雙模式電磁懸吊系統,駕駛可透過方向盤上的Manettino旋鈕來進行切換,而切換到不同模式之後引擎監理、動力反應靈敏度以及換檔時間等也會隨之變更,已有進階程度或上過Corsa Pilota駕駛課程的駕駛更可關閉ESC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來獲得最大化的車輛掌控權。不過建議還是在賽道上才使用此模式,不然沒有限制下的490匹馬力爆發而出可不是能夠輕鬆駕馭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位於方向盤上緣的LED轉速指示燈對於一輛Ferrari來說也是必須的配備,即便有著雄渾的V8排氣聲浪作為判斷轉速的輔助,但在進行激烈駕駛時,方向盤LED轉速指示燈則是能夠提供著更為精準的換檔時機判斷,尤其當你開得夠快,根本沒有餘力去掃視儀表上的各種資訊,這時僅有透過直覺化的轉速指示才能完全壓榨出車輛的每一分性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位於中央的轉速指示表可以依照車主喜好選擇紅、黃、黑等配色,左側的儀表可顯示油溫、水溫等車輛詳細資訊,右側則是刻度高達340km/h的時速表,濃烈的戰鬥氣息營造就算在GT跑車設定的California 30身上依然一絲不苟。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大面積的方向機柱式碳纖維換檔撥片也是Ferrari的典型配置,提供了絕佳的觸感與機械化的明確按壓手感,而且因為跑車化的設定使得轉向比較小,所以即便是在彎中也能輕鬆執行換檔動作。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另外像是雨滴感應式雨刷、光感應自動照明系統以及方向盤電動調整等也都是必備的便利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做工細膩的鋁合金踏板則是提供了適中的力道回饋與防滑性能,使得駕駛California 30也能夠相當悠閒。
按這裡檢視圖片
為了提供更好的旅行機能,California 30採用了2+2的座椅設定,前座椅提供著絕佳的乘坐舒適性與包覆機能,另外為了追求輕量化,座椅內部的骨架採用了鎂鋁合金材質。後座椅則主要是用來承載行李或安裝兒童座椅之用,一般成人是無法坐進後座的。另外2+2的座椅設定也代表前座椅背具有更多向後傾斜的空間,比起雙座設定自然有著舒適化的空間運用彈性。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座椅均具備了齊全的電動調整機能,加上電動調整方向盤,大部分的人都能夠調整至最適合自身體型的駕駛位置。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車載系統方面配置了一個6.5吋觸控顯示螢幕,其整合了單片式DVD/CD播放功能與藍牙通訊系統,並且內建了硬碟可用來儲存資料,這套系統同時也可選配衛星導航系統整合其中,不過因為目前僅有英文版本,所以實用性並不高。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而在外接音源方面則是配置了USB與AUX IN輸入介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空調系統方面為左右雙區恆溫空調的設計,以旋鈕化的架構來強化操作時的直覺性。而位於空調介面下方則是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的模式控制介面,前進時需先按下AUTO模式並使用方向盤換檔撥片進一檔才能前進,按下R檔則是直接進入倒退檔,另外在賽道上也可使用Launch Control模式進行彈射起步,不過由於這具變速箱不具備自動蠕行功能,所以無論是撥入1檔或R檔都必須踩下油門才能讓車輛移動,但也提供了斜坡輔助功能可防止車輛滑動,讓駕駛可以餘裕地操作車輛。若要使用空檔則是將換檔撥片同時往後壓即可。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另外在鞍座部分也可以找到可容納如手機等小型物品的收納機能,置杯架則是位於扶手內部的空間。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扶手前方區域配置著電動硬頂與車窗的控制介面,12V電源與菸灰缸則是採用了隱藏式的設計。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手套箱的空間並不大,亦只能放置小型物品。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另外在座椅設計方面,California 30也是首款搭載了可折式後座椅背的Ferrari車款,想要容納高爾夫球具等較為大型的物品也沒有問題。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頂篷關閉的情況下,California的行李廂空間具有340公升的容量,而若是在頂篷開啟的狀態下,依然有著240公升的空間可以使用。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原本California所搭載的這具4297c.c.,90°夾角V8缸內直噴引擎就已經具備了460匹馬力的強悍性能,這次小改款過後則是透過活塞頂端重新設計並換上新型的四合一排氣系統,壓縮比調整為為12.2:1。如此的修改使得動力攀升至最大馬力490CV/7750rpm與扭力提升至505Nm/5000rpm的水準之外,動力曲線也進行了強化,在全速域都能擁有更為積極的動力特性。
按這裡檢視圖片
而如此的動力系統升級與車重減輕搭配之下,也使得California 30的百公里加速數據縮短至4秒內,0-400公尺僅需12秒,0-1000公尺的數據亦有21.8秒的亮眼表現,極速方面亦是高達312km/h。另外由原廠所公布的平均油耗數值為13.1L/100km,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99g/km。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數據上的差異雖然看似不多,但代號F136H的新款引擎可不只是馬力增加了30匹如此簡單,透過動力曲線的調整使得California 30具備了全轉速域都更為飽滿的驅策力道,然而凝結血液的加速表現並非California 30所追求的,重要的是如何維持著自然進氣引擎易於掌控的線性感,輕鬆上手卻又能人車合一,依然秉持著California的創始精神。
按這裡檢視圖片
跟現行許多採用渦輪增壓設定的超跑等級車輛相較之下,或許California 30在動力全數爆發時的推進力道似乎顯得不夠猛烈,但V8自然進氣引擎線性化的順暢動力輸出特性卻也是增壓引擎所無法提供的,而這也是為何訴求操控樂趣的超跑車種仍多採用自然進氣架構的主因之一。而且動力系統經過改良的California 30除了數據上的提升之外,最重要的差異則是動力曲線的改進,比起California而言,California 30的動力反應來得更快、更猛,但卻一樣易於掌握。
按這裡檢視圖片
原本California在底盤設定方面就以協調性著稱,即便是採用了前中置引擎設定,但極低的重心、俐落的轉向特性與均衡的車身配重對於控制車輛重心的變化就已經是比傳統FR設定要來得輕鬆許多,然而駕駛著California 30之際則會發現透過動力曲線改進與動力放大之後,操控樂趣的升級顯而易見,更低的轉速就能獲得相同的動力輸出,而一旦來到了高轉速區域,震耳的聲浪與脫韁而出的動力更能是將感官體驗全數刺激而出。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不需要催鼓動力燃燒熱情的時候,我們可以將Manettino旋鈕切換到Comfort模式,這時懸載設定雖然仍屬硬調,但對於路面上的起伏與坑洞都能夠有效地吸收,這時動力反應也會趨緩,讓駕駛得以在較為舒緩的車輛性格之下盡情享受敞蓬設定所帶來的浪漫與自由,是最適合日常用車與長途旅行的駕駛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反之若是將之切換到SPORT模式之後,立即就能透過懸載設定變硬、油門與變速箱反應更為靈敏直接等跡象發現California 30已經徹底轉換了性格,而降檔時由排氣管所發出的炸裂聲更是不斷地挑起原本就已經蓄勢待發的熱情,一旦宣洩而出便會貫徹全身令人難以自己。而精湛的轉向特性也是California 30的優勢之處,當許多FR設定的車型仍苦於控制大排氣量引擎所帶來的沈重感時,California 30卻總是能夠以俐落的態勢攻入彎道並揚長而去,Ferrari並非只是品牌的象徵,更是體驗操控樂趣的絕佳保證。
按這裡檢視圖片
沒有了中置引擎設定還能稱之為Ferrari嗎?我想這些都是未能親身駕馭California 30所產生的疑問,即便是前中置引擎設定,車身亦有著前43後57的配重比,底盤設定仍為硬調取向,搭配十足靈敏的轉向反應與490匹馬力奔騰而出的激動,California天生就具備了熱情的操控因子,嚴格來說,California所能提供的依然遠大於一般人操駕車輛的極限,但是義大利人特別將更多的浪漫因子注入其中,駕駛著California 不僅能獲得西西里島的熱情,更能夠享受加州陽光所帶來的自由奔放。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什麼樣的情景是駕駛著一輛Ferrari California所可能出現的?藏身於古堡庭園之間,攻克義大利詭譎的山路,亦或是輕鬆地悠遊在香榭大道?這是一輛得以用來日常代步的義大利GT跑車,沒有過於緊繃的性能化設定,縈繞在California身上的是一種享受生活必備的悠然,即使僅是輕輕地與之交談都能獲得滿溢的回饋,置身California之間,任何人都能夠實現駕駛著Ferrari漫步於加州海岸的浪漫,人生快意,莫過於此。
[embedded content]
按這裡檢視圖片按此下載桌布大圖附加檔案已被下載1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