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歷史上一直以半導體、硬碟、個人電腦等硬體技術為主。但隨著網際網路的誕生,矽谷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軟體和服務上。而現在,成長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技術人員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硬體。
「Wearables(可穿戴式)」是引領這一潮流的中心之一。Wearables尚無嚴格定義,大致來說,就是「穿在身上的裝置」,包括以「Google Glass」為代表的頭戴式顯示器、以「Fitbit」為代表的佩戴在身上的健身感測器、谷歌收購的WIMM Labs開發的智慧手錶等。這些裝置基本都屬於智慧手機的周邊設備。
2013年9月30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可穿戴設備相關活動——「Glazed大會」上展示了這些技術,還出現了在服裝上安裝感測器和電子設備、拍拍褲子就會響起鼓聲的技術。
但是,多數開發可穿戴產品的風險企業都缺乏硬體技術的經驗。前面提到的開發健身感測器的Fitbit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該公司CEO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就在Glazed上表示,「在成立公司之初幾乎沒有硬體知識」,「因為是從零開始辦硬體企業,所以吃了不少苦頭」。
其中尤其困難的是構建製造硬體必不可少的供應鏈。對於這一點,開發Fitbit的競爭產品「UP」的風險企業Jawbone也非常了解。據美國媒體報導,該公司在2013年9月籌集了約1億美元資金,準備在年底商戰之前強化製造能力。
如今,矽谷正在逐漸形能為這些硬體創業者提供支援的環境。這次的Glazed大會雖然只是小規模的展會,但很多企業都展示了支援風險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例如,EMS(電子產品代工)企業PCH International推出PCH Accelerator計劃,幫助風險企業開展硬體設計和生產。這樣一來,風險企業在開發硬體產品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鬆硬體設計和生產,專注於軟體和服務。
雲、韌體、設計與日本企業
就在Glazed開幕之前,提供Web服務的風險企業Evernote於9月底,在舊金山舉辦了針對開發者的「EC3」(Evernote大會)。在EC3大會上,Evernote展示了該公司設想的另一種「矽谷式製造」的形態。
★ 每一個理財行動,全在於個人的一念之間,一個小小的決定或觀念的改變,就有可能影響你的未來財富人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